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Hunted獵殺行動-陰沉的諜報世界



同樣是女特工的故事,Hunted(獵殺行動)呈現跟Covert Affairs(鄰家女特工)完全不同的劇情。

如同CSI紐約篇,象徵911籠罩下的灰藍色調,這影集也用灰藍來表達諜報世界的陰沉,而且更黑暗,就算白天也是用覆蓋一層復古濾鏡,彷彿隨時都有事情發生。

臥底是整個第一季的主要劇情。為了找出害她的人,女主角回歸諜報與傭兵世界,也算是一種臥底;團隊之中,可能另有臥底或背叛者;而整季主要任務更是一個臥底-潛伏在一個大企業家中當家庭教師;甚至隊友也曾臥底到一個小團體中。

每一集都很緊張刺激。比如說,對待被俘的隊友也跟一般想像的不一樣,一般可能是營救,這裡是終結他,以免洩密!當然免不了有些反對聲音與內心的掙扎。過程也是驚心動魄,高潮迭起。

加上該大企業家不擇手段的陰狠、上司與隊友的秘密,以及是敵是友的猜忌,讓我體會到八小時不凡的視覺與心靈饗宴。至於女主角的失憶、背後龐大的黑幕,是老橋段了,幸好沒有過度編排,算是給後續的伏筆,聽說沒有第二季了,縱使如此,第一季的結局也算是很完美。

一集將近有六十分鐘,也很特別,每一集感覺像是看了一場電影。由曾經獲得金球獎提名的Melissa George飾演女主角Sam Hunter,表現相當出色。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連操控全球經濟的幕後黑手Hourglass都莫可奈何的億萬富翁Jack Turner(Patrick Malahide飾演),最後死在自己的憤怒與自負,真是太精采了。這位泯滅人性的大企業家,把陰沉狠毒詮釋得漓淋盡致。

可惜據說沒有下一季了,可能從頭到尾都太陰暗了,讓人喘不透氣,不適合主流大眾的脾胃吧。

淺談兩個失敗的影集:非凡家庭與追蹤者



個人非常喜歡美劇,但並非每個美劇都很欣賞的,這裡是兩個個人覺得為什麼沒有第二季的例子。

非凡家庭(No Ordinary Family)有個很好的開始,將尋常人家,一次南美驚險旅行,到發現各自有超能力,到發現還有其他人也有,開始追查原因等等,這些都還可以說得過去。雖然過程中,家庭問題與協調過程算是比較可取之處,然而,有太多的黑幕,太多的挫折,令人一直在堪堪忍受的範圍中徘徊。最後一集,完完全全給擺爛了,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才知道要獲得沒有副作用的超能力,簡單到無法置信,甚至應該只要坐雲霄飛車就可以達成,根本不需要坐飛機。美麗、智慧、重視家庭的母親角色,突然變成大奶媽。幕後龐大的惡勢力,把所有死刑犯變成超能力者的用意何在?唯恐天下不亂嗎?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方式,應該是恐怖組織的角色,跟背後的黑手的犯罪動機應該不同吧(雖然,個人不知道真正的動機為何。)最後更誇張的是,墬機後,「所有」死刑犯都活著,都獲得了超能力。要知道每個人獲得的超能力既然是隨機的,就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存活,更何況,這是「刻意的墬機」,沒有任何的補救措施,也不是掉在河中或海上,若沒有自保的超能力,存活的機會等於零。如果飛機都完全解體,機上的人都完好無缺,那麼不只有超能力,更是神蹟。

這下好了,擺了觀眾好幾道,迸出那麼多的邪惡超能力者(其中可能有一個以上的神),讓編劇自己去處理掉吧,相信沒有人要去看了。這是典型的編劇搞爛的影集。

追蹤者(The Finder)是識骨尋蹤(Bones)的衍生劇,應該有不少人對它有所期待。主角的能力是找出隱藏的物品或事件,這可能是損壞的腦袋所形成的。劇情雖怪,但也是其特色。問題在於,所有的人都很怪:好友兼律師兼經紀人一天到晚泡在天堂酒吧,不知道怎麼生活下去的。問題少女就不用說了,一開場就是個大麻煩。還有,哪個正常的法警會簽下愛情契約的?

看這部戲,就像是支離破碎的印象畫,隨者編劇東湊西湊的組合起來,但看完,老實說,只有一些娛樂性,腦子都變成漿糊了,不知道到底在演些什麼。或許,編劇很用心,或許,這劇情的意義深遠,只是,很抱歉,個人體會不到,相信有這種想法的可能也不少吧。若能有一些正常的人演出正常的情節,或許比較能撐的久一些吧,但是腦子損壞的主角,注定有太多驚人之舉,也註定接受度不高吧。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Raising Hope孕育希望(目前三季)-推薦闔家欣賞


Raising Hope,有翻譯成「半路奶爸」、「家有喜旺」、孕育希望,前兩者是大陸翻譯,各有其旨趣。前兩者是彰顯第一集所引伸到本劇的意思且帶有通俗喜感,將希望的英文,故意轉譯成喜旺,而本劇也確實是很有平常家庭的喜感;孕育希望」是直接翻譯,也是比較貼切的翻譯方式。當然只有平凡是沒有人要看的,與半路脫逃的死刑犯一夜情生下了小孩(名字叫做Hope),是極不平凡的故事開場。

樂天知命,處之泰然是整部戲的基調。但是,已經捉襟見肘的家庭經濟,一個小孩的加入,勢必衍生不少問題,像是有沒有能力養、幼托、金錢、健康保險等等。

第一季主要介紹家庭成員與朋友的生活態度,以及扶養Hope的過程。第二季開始幾乎每一集都有個較為明確的議題,像是脾氣、自卑、學歷、賭博、處罰、性與愛等等,最後兩集是原本以為已經死了的死刑犯-Hope母親,報導與爭奪扶養權的劇情,實在是太詭異、太瘋狂、太好笑了。值得一提的是,S02E14是情人節的劇情,將男女主角的交往過程做個總結,是個很有趣的劇情。

第三季(續播中)開始,主題又更深的,從訂婚、默契、代理孕母、教育等等,雖然還是很搞笑,但是意義深遠。其實,除了第二季開始,都有教育性的議題之外,對話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發人深省的涵義,像是第一季第一集,小孩的哭鬧搞得大家人仰馬翻,家人都不看好吉米會養這個小孩。吉米卻說:「我希望人們對我另眼相看;我不想再讓別人把我看成個沒目標的人;我希望別人看我,就像那孩子看我一樣;希望他們覺得我是與眾不同的人。這是個讓我做點好事的機會,也是讓我們所有人做點好事的機會。」「平凡中見偉大」,這是我聽到這番話所聯想到的一句話。

常常,劇情親切到讓我會心一笑,像是他們玩拍氣球當作休閒娛樂,既可以增進家庭情感,又可避免外出花錢。讓我想起我跟小孩也常一起玩這種遊戲,其實還蠻好玩的喔。

這部充滿歡笑、教育、又不落俗套的影集,絕對適合闔家觀賞的。

Covert Affairs鄰家女特工(三季)-推薦


Covert Affairs,表面意思是隱藏的事件、或是隱藏的戀愛事件,而這兩種解釋都可以說明情報世界所表示的意義。但是翻譯成「鄰家女特工」更傳神地表明這部戲的主旨。

清純的鄰家女孩與隱晦不明的CAI,原本屬於不同的概念,這樣的混搭,營造出很好的戲劇效果,而同樣想法的編劇也不在少數,也都能有一片天地。從清純出發,劇情就有其成長的空間,第一季所要表現就是青澀的模樣,但是表現不俗,個性定位清楚,敢作敢言,聰明、機警、誠實、力爭上游的形象,讓這部影集一炮而紅。

第二季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任務,對於家庭朋友的關係也越來越複雜。像是巴黎、白俄羅斯歷險,原本簡單的換俘行動,追查洩密,墨西哥人質事件、諜對諜等等,直到精采的姐妹斯德哥爾摩旅行而告終。

第三季不僅是升級版,緊張程度不輸恐怖片,而劇情與動作也不輸大銀幕,精采絕倫。從汽車爆炸開場,就表明這將是驚天動地的一季。臥底、海盜劫持、上司背叛與復仇,老實說,歷經了那麼多的刺激,真不知道編劇在第四季要端出什麼好菜出來,實在很令人期待。

至於愛情這件事,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男女主角都各有擅場,當然,第一主角是Annie Walker,其戀愛故事也更多元豐富。從一開始與Ben的異國戀曲、與醫生的短暫交往、與Simon刻骨銘心的愛情、與Eyal的曖昧、到Auggie的表白等等,目不暇給。與Simon這段算是一個重大個插曲,像是絢麗的煙火,燦爛而短暫,令人難以忘懷。而EyalAuggie在第三季最後都埋下了伏筆,算是給第四季好的開始吧。

但第三季,Annie的人格定位也開始對情報界產生摩擦、衝突甚至到了決裂的時刻。力求表現與正義感,發揮到極致有可能變成一意孤行的偏執。這個缺點已經暴露出來,甚至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最後一集,Auggie幫他找出一個具有風險但是得以兩全的方式,而最後Annie的正義感也在智慧的基礎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是,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幸運的事情,通常是魚與熊掌的兩難問題,或許最後一集就是藉此預告下一季的方針吧。

說到這,個人覺得,當年清純的女特工,開始不可愛了喔,後續如何,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Haven港灣(避風港)-細火慢燉的佳作



這部戲似乎知名度不高,可能是劇情元素不是很新穎:異能者、謀殺與警察。一方面也是劇情伏筆埋得太深了,直到第三季(目前11集,第三季尚未結束)都還有女主角Audrey Parker的神祕內幕出現,就算是兩個男主角Nathan WuornosDuke Crocker之間的問題與性格形成,到第三季也還沒看出全貌;看這部戲真的要有很大的耐心才可以。

缺乏耐心可能是現代人的通病,至少我是如此,若非太喜歡港灣的風景,可能早就放棄了。說到這,不得不再闡明一下個人最喜歡的場景,包括最常出現的海岸邊的海鷗酒吧、小巧別緻的燈塔、經典的教堂、方正的警局、斑駁的Duke的漁船、甚至山坡上的空曠清幽墓地,可以遠眺海景,也美得沒話說。

由於這需要慢慢欣賞才能體會出其張力,所以如果沒有看過的人,也就不在此透露劇情。就像是蜘蛛編網一樣,也許一絲一線或許看起來沒有什麼,但組合起來就很可觀,屆時也令人無法自拔了。

當然,一些超能力的影集太多了,但這部戲裡面還是出現很多天馬行空的「Trouble麻煩」;就算有很多類似的劇情,編排上也很不落俗套,頗有特色,像是預見、聖經啟示錄、外星人、影子、隱形、復活等等。這是個人經驗之談,也許有人看戲成精,有不同的見解也不一定。(PS:有些畫面很嚇人)

值得一看,如果要我評分,倒是有些難度,因為第一季來說,根本一團迷霧,可能因為美得像明信片的風景打7分吧,第二季7.5分,到了第三季可以到8分了。

最後,個人認為,第三季可能會將港灣的故事告一段落,而且是個驚人的、傷心的結局。雖然這在劇中已經可以預料的到,但是也希望像是劇中人物所說的一樣,能盡最大的能力挽回這個局面吧。

PSHaven是港灣,也是避風港的意思。前者代表地理位置,後者在本劇中也有其歷史淵源與實際意義存在。有時,研究美劇的名字很有趣的,就像是女主角姓Parker,看過本劇之後,或許也有其隱含的意義存在吧。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Gossip Girl-再談Serena與Blair


SBGossip Girl的主角,除了Bass父子的鬥爭,所有的劇情都環繞這兩個女主角,個人覺得有必要對此闢個專章來談。

SB是好友,是眾所皆知的,但為了Nate失和的八卦也傳遍整個校園。無論後來劇情怎麼發展,第一季中那些感人肺腑的爭吵已經為整部戲的堅定友誼打了比摩天大樓還要深的地基,後來沒有任何關於朋友間的事情可以相比擬。所以接下來要說的是他們其他的故事。

首先,他們的角色定位已經在很多敝人的文章中,說了很清楚,用最簡單的方式說:S複雜,B簡單;S缺陷多,B詭計多。

先說S。第一季SDan分手之後,展開了複雜又危險的愛情與工作過程,當過議員助理與第三者、與騙子合作、師生戀、又對DanNate搖擺不定、還自拍性愛錄影,肥皂劇中能出現的八卦,S差不多佔了八成。第一季Dan無法忍受離開,證明其有先見之明。撇去Dan在第二季與第三季被編成多情的形象不談,Dan一直在旁觀察與鼓勵,第四季S被下藥,所有人(包括S自己)都對S失望透頂,只有DanS有信心,並洗刷冤屈,避免了大災難的發生。但這並能改變什麼,S依然故我,Dan還是來自布魯克林的Lonely Boy,直到DanInside」出版。這本書的出現,不僅奠定Dan日後文壇的定位,讓Dan在真實世界中被人看重與討論,間接地,也讓別人知道S是怎樣的人,打退不少存心不良的人。先前有個被陷害入獄的Ben,似乎是個好人,但短暫交往後自形慚愧而去,如果這樣一個關卡就過不去,那麼認清S各方面之後,就更不可能再一起了。第六季的Steve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敗在性愛錄影手上,功敗垂成。Sam看過「Inside」曾說:「He must’ve been a saint to put with you that long.能忍受你那麼久,他(Dan)這人一定很不錯。」真是一針見血。

但這樣還不夠,S會因此改變嗎?我不知道,也不重要。況且文學有其表達的方式與誇大的技巧,不全然是真實的。直到DanS再度愛苗滋長之際,又發表對S的負面真人評論,個人覺得Dan真正要表達的是:縱使S有諸多缺點,Dan還是愛他這樣的人。用心良苦,卻也差點自食苦果。經過那麼多風風雨雨,S應該真的體認到自己的優缺點,而不是一昧逃避(如休學、出走),尋尋覓覓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如果天底下真有S這樣的人存在,也只有Dan可以相匹配。

B的愛情方面就簡單多了。除了開頭的Nate之外,從第一季到第六季都是跟小Bass若有似無的感情糾葛著。他們倆人交往過程,幾乎道盡情侶間的難題:保持距離,又相互吸引;設下障礙,又一一排除;挖掘問題,又一一克服。其中最大的插曲,在於第五季的與王子結婚與之後跟Dan的交往。顯示出脆弱、驚慌、純真、可愛的一面,個人覺得是B表演最好的一季。而跟Dan的短暫交往,真的是神來一筆。他們的組合,雖然編劇大費苦心,在很多場景埋了很多合作、競爭、交心的伏筆,但兩人的個性背景依舊差異太大,真像是兩個喝醉酒的人才會做出來的事情,而在電梯中的那一段,個人覺得應該是本劇最狂野又真實的一幕吧。

看似簡單的劇情,編劇卻又編得複雜無比;看似複雜的個性,但事實上卻又簡單平凡的像個小女人。他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來完成實習的工作,他也想達到母親的期望與認同,他也有跟王子結婚的浪漫憧憬。只要門當戶對,若能了解B的個性,很難讓人不愛上他,Dan在「Inside」描寫B是完美與愛慕的象徵,應該就是這個意涵,後來證實也並非只是文學技巧而已。但,也只有小Bass那樣散發的商業鉅子霸氣與鐵漢柔情,還有,也同樣詭計多端,才能讓B一直念念不忘吧。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Gossip Girl-八卦三部曲之Ron的異想世界



看完這劇,就像Dan一樣,也激起了我不少寫作的腦細胞。先前文章提到Dan的異想世界,Dan的「三部曲」是指他的兩本書與最後連續發表的真人評論。這裡所述的「八卦三部曲」依然是以Dan為主軸,把視野拉高,探討我所認為在這部Gossip Girl的八卦,到底是什麼?

套用修佛的三境界來討論這三部曲。
首先,「見山是山,見水是水」。Gossip GirlDan所創立,校園八卦頻傳,Dan藉此了解上流世界的生活,利用正義感的篩選,運用作家的筆觸,爆出很多隱諱的秘密。發布的八卦絕大部分都是他人的八卦,他頂多加些評論與潤飾,縱使他加入Lonely Boy這個自我角色與評論,也只是八卦世界的滄海一粟。

真正要成為八卦的一份子,是Dan自己的文章,但屢屢受挫,從第二季開始的荒謬暑期實習,為了真實體驗讓小Bass羞辱,直到S04E15Blair幫他交稿,才露出一線曙光。真正站上世界舞台是S04E22Vanessa發現Dan寫了五年的「Inside」-是描述上流社會的反諷作品,並將之偷偷出版。Vanessa說「Dan, you know as well as I do you can't be an insider and make great art. You have to stand alone to observe it.」(Dan,你我都知道你不能同時進入上流社會與偉大的作家,你必須成為旁觀者才行。)這應該就是第二部曲「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吧。

作為上流世界的旁觀者,著實不容易,被朋友排擠、讓父親傷心,倒是小Bass顯出商人大器,提出跟Vanessa一樣的見解。書中內容也跟現實世界迥然不同,不僅跟曾經愛很深的S完整呈現出黑暗與負面形象,縱使第二本書也是描述S的戀父情節。而S的好友,也是最常與之做對的B,是公認的詭計女王,卻是書中完美象徵與愛戀對象。其他的在另一篇文章提到(Gossip Girl-Dan的異想世界),這裡就不累述。作家的筆觸,遺世獨立的態度與文學家的洞悉眼光,造就不平凡的作品。此舉,真的進入八卦世界,那個被人談論,被人注目的焦點,而不是虛幻的,只存在Gossip Girl網站的Lonely Boy。其實,仔細觀察書中主要人物對這本書的評論,像是描寫B的那章竟然後來也發生了,真是神奇!

「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是第六季的所要表達的宗旨。個人覺得每篇的真人評論,看似衝擊大,就算對愛人S的負面報導也遠不及最後一篇Gossip Girl的爆料。但隱含的意義,卻非表面這麼簡單。八卦是Dan了解上流社會(尤其是週遭朋友)的主要管道,甚至是成功進入上流社會、成為文壇新秀的工具之一,但是八卦的負面作用遠比正面作用多很多。Gossip Girl網站代表的權力也讓人垂涎三尺,不只郵件伺服器被駭了很多次,Gossip Girl網站主人也換了兩任,搞得大家雞飛狗跳(參見另一篇Gossip Girl-3Gossip Girl)。一旦大家都坦承相待,真實說出自己的感受(像Dan對親朋好友的真人評論),八卦就只是流言,又能帶來什麼傷害呢?S還是SB還是BDan還是Dan,大家都是好友,也應該對自己的前途努力,不再留戀什麼八卦才是。Dan最後說:「是的,Gossip Girl’s dead.八卦天后已經死了。」對我來說,不僅僅是Gossip Girl網站不復存在,八卦留給需要八卦的人看,而所有經過八卦洗禮的人,就像B說的,大家應該往前看(move on)。

說到這,不得不再次讚嘆第六季編劇的功力,Dan遊走各好友住處之間,公開他對父親與好友的評論,挑戰他們的底限,最後在S所住之高級住宅,買下公寓,靜待S的回來,徹底展現運籌帷幄的勇氣與氣魄,令人絕倒。雖然對於第六季Ivy的編排頗有微詞,除此之外第六季每次看,每次都有新的感觸。服了,真心佩服。

這是個人對Gossip Girl這部影集的另類思考,也算是這八卦劇中,帶給我個人較為深刻的感動之一。

Jane By Design-清新小品



Jane By Design(簡,不簡單/設計人生)是個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影集。因為謊言的基礎本來就不牢靠,如果沒有像是「砍掉重練」的劇情,不了了之的結局似乎是一個失望但是可以預見的。

此劇與Gossip Girl有很多相似之處,一開始皆以校園為場景,融合時尚、音樂、俊男美女元素,但內容大異其趣;一個道德感高,一個八卦充斥;一個圍繞女主角的劇情,一個錯縱複雜的兩女三男紊亂不清;一個主打服裝設計,一個主打上東城奢華派對與音樂人Rufus一家人簡樸生活。前者像是家常小菜,後者像是滿漢全席。

個人很欣賞這個清新小品的。不僅僅是賞心悅目,動聽的音樂也是此劇的重點。不像其他劇音樂只是陪襯或者隱晦不明,此劇的音樂非常強勢。雖然沒有像Gossip Girl使用真人表演的方式,帶給虛幻八卦世界中,一些真實的面目,但是輕快的配樂不僅讓此劇增色不少,甚至成為此劇的特點。若仔細探究歌詞的內容,會有些絃外之音的驚喜感受喔。

劇情內容絕對適合闔家觀賞,因為這劇道德標準很高,富有教育的意義。但弔詭的是,一開始就是以謊言為基調,這種衝突可能也是造成此劇不法持久的原因吧。當然,這不是什麼宣達品格教育的節目,也有很多黑暗面或是錯誤,但也一一得到應得苦果,如謊言之後不斷的圓謊、盜用他人作品、偷取商業機密、偷穿別人的服裝等等。這些比起Gossip Girl來說,可說是小巫見大巫。

值得一看,我個人評分是7分,若非,種種其他內憂外患的因素導致戲劇性的結束(目前沒有第二季的計畫,個人覺得應該到此為止了),應該可以有8分吧。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Gossip Girl-權貴當道與劇情合理性



這裡的權貴,指的是劇中,上東城「與生俱來,然後過著鮮衣怒馬,極盡奢華的生活」的人士。

「有錢可使鬼推磨」,加上廣大人脈,在上東城的權貴,似乎無所不能。只有配角中的配角受到法律制裁,其他的主角都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能耐。

像是Serena,偷游泳池鑰匙,還差點有人溺水,結果只有勞動服務。後來的劇情越來越誇張,騙人生病亂開藥方,偽證陷人入獄,下藥帶到夜店及廉價旅店,販毒,通通沒事。其中道理,姑且就當作娛樂效果,法律與道德議題,雖然很重要,在此不再深究。

劇情的合理性與劇中人物定位,是我想要表達的重點。由於Serena是劇中的問題中心之一,值得先闡述一下劇中角色的定位,我認為,S所代表的人物應該是濫情、自我中心、易於相信人、固執己見、戀父情結、有自我傷害或逃避傾向。這些在Dan的兩本書中,都有類似的闡述,不是我自己亂編的。
1、對於生父William騙母親生病還開藥,還夥同其他醫生毀謗繼父Rufus這件事來說,縱使S不追究,他母親不追究,充滿正義感且強力捍衛家庭的Rufus父子為何不追究?尤其當WilliamCeCe的遺產執行人歸來,竟然沒有聲音了,實在令人不解?沒有醫德的醫生是很嚴重的事情,我們信任醫生的專業與醫德,讓我們身體有保障,如果沒有這些,我們身體與隱私都會陷入危險的狀態。
2、S被下藥這件事也鬧得沸沸揚揚,讓S沒有自信,親朋好友都擔心害怕。處理不好,精神疾病、前途堪憂、家庭失和破裂都可能發生。結果竟然與Lily因偽證陷人入獄這件事相抵消,實在荒謬到了極點。縱使日後Lily因此受審受罰,也不見下藥的Julia受到任何處罰。我想就算S的角色定位問題,也不能解釋得過的。同樣的,可憐的Jenny也有類似的遭遇,但依然不了了之。
3、八卦話題常見的勒索,也不見有任何的動作(法律或其他處罰)存在。這有一部份要歸因於Lily的角色態度,三番兩次都是用錢解決這類的問題,使SEric後來也是這樣處理偽證陷人入獄這件事。只有後來Lily對於省悟無法解決,才去自首,算是各種勒索中唯一比較合理、有教育性的劇情。
4、Ivy在第四季與第五季的表現亮眼,但是第六季急轉直下,竟然出現完全不合情理的劇情,令我百思不解。關鍵在於S05E18William曾經騙Ivy,幾乎讓他一無所有,怎麼會在第六季中,與William相戀,妄想打倒LilyWilliamLily的前夫,且公開承認想要回復之前的家庭,還鬧過騙Lily生病開藥導致跑給警察追的事情,這些事情稍加打聽就知道了,編這種劇情實在怪的很。況且,這時候,Ivy又跟此劇中最大的好人Rufus在生活在一起,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在這單純環境中,行為卻像人格分裂,實在不合邏輯。可能只能從「愛情是盲目的」這方面去想了。我還是覺得第一季加上第六季,評價是最高的組合,至於其他季,真的是八卦與肥皂劇的大染缸。

Gossip Girl-八卦橫行



Gossip Girl真正八卦橫行的時代,是在第一季與第二季的高中校園八卦。之後的三到六季,各有校園或工作,八卦量少但質精;前面好比是鞭炮,後面好比是大砲。

看這部戲,當然不能秉持高道德標準,不過,倒是幾處值得一提:
S01E01Serena開場回歸與英雄式從派對離場,算是很振奮人心的話題。
S02E25Gossip Girl的畢業宣言與SGossip Girl的宣戰與回應,刀劍對招,最後再來個回馬槍,是我最喜歡的橋段之一。
S04E07,是Dan主持了一個八卦詭計,用意雖然不是要害人,但是過程拙劣,漏洞百出,完全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讓Jenny回來過感恩節),在自我承認後草草結束。隱含用意可能在宣達Dan的正義感下是無法順利執行八卦計謀吧。
S04E11Gossip Girl幫忙找到Julia的所在,進一步揭穿其陰謀,還給S清白,是少數Gossip Girl正面積極的作用。
S04E05Gossip Girl開頭散佈的八卦,算是少數惡意中傷的八卦,令人不解,唯一的解釋可能是對SNate在一起的報復吧。

然而,縱使降低道德標準的情況下,劇中很多情節,依然很令人咋舌,無法苟同:
S04E05,理由同上。
S05E24S的性愛錄影直到S06E05爆發出來。
S03E16Jenny被下藥帶到夜店;S04E10S被下藥帶到廉價旅店。這種行為實在很糟糕,後果可能無法想像!
S03E13,運毒販毒!S04E16,差點運毒。
S04E18,一直到第六季CarolIvy聯手詐騙身分。
S04Ben因為Lily偽證陷害入獄。
S04E22,綁架B並想同歸於盡。

還有數不清的黑函、勒索,還有遊走法律邊緣的第三者、師生戀。以上發生在SBJenny居多。叛逆又可憐的Jenny第四季中離場換大騙子Ivy接棒,花招百出,話題十足。

最後,重申一次,世風日下,就算已經到了道德淪喪的局面,人人心中還是要有一把尺,畢竟,這是八卦劇,講求商業性、話題性與娛樂效果,有樣學樣就太不智了。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Gossip Girl-人物角色之我見


GG-人物角色之我見

以下是我個人的主觀喜好,見仁見智,僅供參考。以下主要是以第一季與第六季的表現而定,否則像第二季DanNate在編劇的操弄下而荒腔走板的表現,很難去談論每個人物的特質。

個人最喜歡的角色是Dan。聰明、幽默、誠信、正直、熱心,出身卑微,這些都在我其他的文章提過很多次,除此之外,不是那麼高高在上的角色,讓我覺得親近許多。或許在時尚也是本劇重點之一的關係下,Dan由於人物塑造的關係,並沒有太多華麗豐富的造型,但簡單而不失其瀟灑,加上不需要太多禮儀上的規範,動作與表情顯得非常自然,肢體動作活化了整個形象,對我來說,比華麗的時裝還要鮮豔多了。以上說的,尤其是指第一季與第六季。第五季中,Dan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成為文壇新星的兩本書發表,一個是與Blair不可思議的戀曲,表現出大起大落、患得患失的心情,很有揮灑的空間。第六季,Dan所要表達的似乎是運籌帷幄的智慧與篤定,以及一點點的不確定性,對我來說,表現的還蠻出色的。

其次是Serena,個人最喜歡依然是第一季與第六季的表現,其他季的表現是為了迎合這個複雜又危險角色的企盼,編了很多類似醜聞的情節,如果以灑狗血的八卦來說,可以說本劇無人出其右,也許有些人喜歡重口味,但一定不是我,更何況,這些到了第五季,整個鋒頭被B給搶走了,有什麼會比皇室婚禮更吸引人注目了呢?再加上BDan的瘋狂組合,第五季完全沒有S的亮眼空間了。另外,個人喜歡S的服裝更勝B,像是婚紗來說,B的皇家婚紗第一件還比較有可看性,真正婚禮上的那件,太過樸素,最後一集與小Bass的倉促婚禮比較能襯托B精悍又嬌豔的個性,但最後S的金色婚紗實在令人驚艷!可惜只有幾秒鐘,應該把最後無關緊要的校園鏡頭,轉到增加這個小巧、溫馨、感人的婚禮當中才是。校園八卦,一言以蔽之就好了。最後,我最欣賞的是這位金髮美女的笑容,正如Dan曾說,他喜歡S笑容像是四歲的笑容。我也希望,戲後的S,應該也是天真且有些傻氣的吧。當然,這是自我投射的心理,完全不客觀的。雖然,有許多不自然的表現,但我還是喜歡,可能是第一印象的心理作祟,沒辦法。

相較於S有比較多斧鑿痕跡,Blair的表演就比較自然的多,可能角色性格沒有像S那麼多反差,B的肢體與表情都很到位,尤其第一、五與六季。而表演空間也比S寬敞多了,第五季還有皇室婚禮甚至穿著婚紗夜奔機場的情節,我個人覺得應該在機場上多一些驚慌失措的表情才比較正確,但瑕不掩瑜,與Dan都表現得可圈可點。B把高傲勢利的詭計天后角色演的很貼切,是我第三個喜歡的。之後所寫的,就不分名次了。

但以人物角色的定位來說,我喜歡B甚於SS定位上有太多人格上的缺陷,諸如Dan兩本書所提的濫情、自我中心、易於相信人、固執己見、戀父情結、有自我傷害或逃避傾向。B則是單純的多,高傲勢利、詭計多端,隨著劇情發展,某些卸下尖銳外衣的時刻,甚至還蠻清新討喜的,有美國南方女孩的意味。Dan在第一本書「Inside」描寫B完美的一面,雖是出於作家的敏銳觀察與文學技巧,並非沒有道理的。

Bass的表現就簡單多了,就是霸氣。但在第五季中表現為愛瘋狂到真心平靜為B祝福,到第六季的刻意壓抑,而從頭到尾都不失其霸氣,也算是本劇一絕。

Nate的角色雖重,但不比G來的亮眼,可能是扮演八卦絕緣體的他在「八卦天后」注定沒有太多操作的餘地吧。而除了衣著光鮮亮麗與帥氣,角色定位不明也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如果說Dan代表對不確定的未來充滿信念,而Nate則剛好相反,代表著在康莊大道的迷惘男孩,整部戲裡面,一直在掙扎,直到觀察家在他的手上,也確定是他的出路,但也因為他的經營不善與家族的糾葛不清,在營運上一直處於危機的邊緣。對於其他朋友來說,也都是協助的角色,真的不是很好發揮與令人注目的角色。從未發表八卦的Nate,原本代表正直的化身,但是被自己的信念與家族糾纏之下,竟然也做出像他父親一樣的錯誤-作假帳,整個形象一下子就破碎了。B說他像是哈姆雷特,自憐自哀到令人無法忍受與同情,直到小Bass真正化身哈姆雷特,大開大闔的氣魄,又把他壓了下去。Dan寫「Inside」,雖然把他寫成同性戀是毫無根據的,但是小角色卻是很貼切;從頭到尾Nate都只是個配角。

G是唯一的破壞天后,有他在,絕對是個災難,是個令當事人很頭痛,但觀眾很欣賞的角色,第一季就可以顯示他的殺傷力,直到最後被父母帶回去,才告一段落。第四季回歸,像是個鬧劇,是蠻標準的肥皂劇情節:帶小孩來找小孩的爸,所有的人都被編劇所愚弄,包括觀眾。直到第五季中間,代表GG操控DanB與小Bass,才算是真正的G的代表作。第六季,G成為Dan的經紀人,綁手綁腳,還曾被年輕小輩Sage擺了一道,黑暗光芒漸漸黯淡下來。但,經典就是經典,G是破壞天后的地位沒有人可以取代。不僅G的個性獨特,令人難以忘懷,G的外表也一樣出色,冷豔的體態,加上白皙的膚質,實在很適合這種角色。天生麗質之下,就算是簡單的造型,也能襯托出獨特的氣質,在Sage的交際舞會中,那套黑色金葉邊的禮服也可以算是一個經典。

悲情的JennyLola算是我比較喜歡的配角,前者象徵努力進入上流社會而不可得的例子,後者表現出逃離上流社會的心酸過程。Lola是個極其特殊的例子,在因緣際會之下,才知道是S同父異母的姐妹,其涉世未深的純真,我一直覺得跟Nate應該很搭配的,可惜Lola在徹底失望之後,遠遠逃離,就算S的婚禮也不見蹤影,實在令人唏噓。第六季中,Nate撘配世故的Sage,實在很不討喜,在S的婚禮上沒看到Sage倒不算意外。

最後一提的是,Rufus。身為Dan的父親,代表著本劇中道德的中心,是DanJennyLily背後強大的支柱,戲份雖少,但令人敬重。

Gossip Girl-友誼與愛情



GG裡面,友誼比愛情可貴,而談到友誼不可能不談到SB。在第一季的第三集,BS朗讀他想念S的信,以及第四集偷走B媽媽設計的時裝跑到街上拍照,他們堅定的友誼就已經奠定了整部戲的基調。

「雖然永遠最好的朋友有時候也能變得面目全非,但無可否認的是,沒有了好朋友,我們的生活也會欠缺少少。而論世界之最,SerenaBlair比任何人都在行。」
「不是,我眼中的不是眼淚,只是過敏。沒有你,我一無是處。Gossip Girl

如果你看過這部戲,就可以知道,他們為了很多事情(包括男朋友),翻臉了不知道多少次,經過了很多大風大浪,還能維持友誼,這樣的友誼絕對是比磐石還要堅硬,他們之間的肚量一定也像海一樣寬闊。

子曰:「友直,友諒,友多聞。」在八卦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但是在Gossip Girl網站真正的主人身上,很驚奇也很諷刺的是,竟然是這樣的人。Dan不像Nate,從未發過八卦,但正直可靠的程度,連B在危及的時候,首選就是Dan,可見一斑。體貼、善於安慰這也是Dan的人格特質。Dan成績良好,博覽群書,最後成為文壇新秀,可以說是多聞。當然,GG網站看到那麼多的八卦,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多聞吧。呵呵。也因其如此,他帶給週遭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讓這部戲不會只有八卦,而有點深度。

我一直在揣摩Dan最後將GG爆料由「名利揚」轉成Nate的「NY觀察家」的用意,而不得要領,直到現在,才了解用心所在。主要的原因在於,高傲勢利的B又對S批評Dan不是「他們一份子」,「就算他努力想要晉身上流社會,還是不可能」「S永遠不會跟沒有權力的窮小子在一起。」,而S對他的維護,讓他吃了定心丸。此舉是他跟B證明事實上,一直以來,他的權力比B還要大,而且他還樂於將這個榮耀分享給朋友,不僅做為幫助S的報答,更是做一個朋友應該做的事情。Nate說:「也許Gossip Girl真的是我們的守護天使。」有這樣的朋友,真的是三生有幸!

由這劇名就可以預料得到這劇中的愛情,一定錯綜複雜,事實證明不僅複雜,有時後還很危險。其他人就不談了,戲中兩女三男主角,從校園延伸出來的情愛糾葛,方是重點。然而,我也不想著墨太多其中的過程,只想表達這五位主角的看法:

S:由於被定位易於相信人、輕浮、有自我傷害傾向,所以經過了很多不順遂的戀曲,除了一開始的Dan之外,到第六季他們才修得正果。所以我真心認為,第一季加上第六季真的可以是個很美好的故事,可惜,繞了一大圈。不過,或許這樣的愛情才能更加珍惜吧。烏鴉嘴一下,LilyRufus不也就是鮮明的反證。

BB的愛情戲真的是一大賣點,不僅劇中的三個男主角都有跟他約會過,第五季,與王子的危險婚禮也不容小覷。實現了當王子妃的夢想,最後也跟相愛已久的霸道小Bass結為連理,再完美也不過如此了吧。

Nate:說實在,從未發過八卦消息的聖人Nate,在這八卦劇情中,注定他的愛情戲並不是焦點,僅能靠著顯赫家世與帥氣,有過幾段美好的愛情。最後的劇情是他不僅事業成功,還可能競選市長,雖然形單影隻,也算是個完美的結局。

Bass:霸氣是他的註冊商標,有很多逢場做戲的男女關係,但對B的專一也實在少見。

Dan:他自嘲是個圈外人,下等人,能在第五季得到高傲的B的青睞,相信可以跌破不少人的眼鏡,雖然可以彰顯他的體貼與溫柔,但我還是覺得少了這個橋段,讓他的愛情更專一,或許比較完美一些。

綜合以上,可以說只有兩對情侶修得正果,就是DanS、小BassB。套句老話「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同地,也可以套用在這四位主角上面,至於過程,看過的人就知道了。沒看過的,我也不用浪費唇舌解釋了,畢竟,這是個八卦故事。

Gossip Girl-3位Gossip Girl



Gossip Girl前後共有3位:DanGS,若以時間來排是:DanGSDanGossip Girl(簡稱GG),是個網站,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或是不是真的有這號人物的存在。

Dan主持GG最久,爆料的內容,據我所知,應該也是比較有事實根據的,且經過刻意篩選。校園八卦是學生的精神食糧,因為很多人都相信或看GG,才會壯大的如此之快。GG隨著越來越多人爆料,壯大的同時,無形之中,力量也越來越大。

有圖為證,這種「有圖有真相」並不是永遠是正確的,就如同我們看魔術的時候,「眼見為憑」一樣會誤導我們。更不用說,我們在劇情發現很多與真相不一致的照片或影片。Dan不可能神通廣大,洞悉一切,所以,散佈八卦的同時,一定也犯了不少的錯誤,像他最後一集對他父親說:「我知道,我在很多時候犯了錯誤,但我也一直努力做出正確的事情(選擇),就如同你教導我的一樣。」

G主持GG主要「貢獻」是幾乎搞砸了皇家婚禮,湊合DanB,然後又慫恿小Bass去從中作梗,這種破壞功力,無怪B也稱世界上除了G無人出其右。但也促成了這部戲中最大的驚奇,令人佩服。至於Dan,我相信,高傲又傲慢無比的B,除了小Bass,也只有Dan發現他好的一面,守候與照顧,而終成一段佳話(或是傳奇)

S主持GG倒是顯現出GG這個地位帶給人的更多黑暗面。G曾說每天處理各種八卦,令人受不了,但又令人不可自拔,若非笨手笨腳的Phillip搞砸了,藉故送給S當禮物,可能全部的人都會瘋掉。S則是藉此欺負了Lola,並醉心在GG的世界中,不想出門,沒有跟朋友交往,若非Lola發現的早,與Nate聯手交還給GG真正的主人-Dan,真不知道S會沉迷多久。

我們常聽到,「權力令人腐化」、「文字的影響力重於刀劍」、「謠言止於智者」,但有多少的智者能看得透,就算有不少人,但是其他週邊的人呢?八卦在校園中或許還可以當笑話來看,但是在成人的社會中,言語或行為的不當,可能成為犯罪,造成的傷害也可能永遠無法彌補。

我想,GGDan而言,不過是個想要了解、踏入、甚至融入上流社會的工具,一旦目的完成,GG就應該退幕了。就如同最後一集中,B說:「所以,我想全部都結束了,我們一起成長,所有的事情一筆勾銷(move on)。」Dan說:「是的,Gossip Girl’s dead.八卦天后已經死了。」